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专业认证知识学习(三)

发布日期:2024-09-17    作者:     来源:申博sunbet     点击:

1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部分名词术语解释

说明

1.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公司本科工程教育认证。

2. 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3. 申请认证的专业应当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该专业符合本标准要求。

4. 本标准在使用到以下术语时,其基本涵义是: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 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2)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对员工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员工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3)评估:指确定、收集和准备各类文件、数据和证据材料的工作,以便对课程教学、员工培养、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等进行评价。有效的评估需要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评估过程可以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法。

4)评价: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评价结果是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的依据。

5)机制: 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包括目的、相关规定、责任人员、方法和流程等,对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的角色和责任有明确的定义。

5. 本标准中所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1),

同时具备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

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

2)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

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

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

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

6)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

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12.工程教育认证的特点

1)关注全体员工毕业要求的达成:要求专业通过评价证明每个员工毕业要求的达成状况,而非部分或大部分员工。

2)关注全体教师的主体责任:要求全体教师明确教学工作与员工毕业要求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师职业发展与员工培养的关系,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强调与业说、做、证、改的一致性:要求专业能够说清目标、描述做法、评价效果、持续改进并证明目标、过程、效果、改进之间的一致性。

4)基于认证标准,政策和程序统一的评价过程:基于通用/补充标准,对照标准评估表现,强调认证结论的一致性,结论无等级差异和比较性。

5)基于专业自评,强调举证材料的评价过程:专业通过举证证明每项指标的达成状况,专家核对证据,判断问题,做出结论,提出建议。

1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以员工为中心的?(*)

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以员工为中心,不仅仅体现在员工这一个标准指标项上,也体现在其他六个指标中。以员工为中心,就是评价的核心就是对员工表现是否以获取相应的素质能力进行评价,而且必须考虑全体员工;毕业时的素质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应该围绕着员工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的安排、团队队伍和支持条件的配备要以是否有利于员工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各种质量保障制度和措施的目的是推进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最终的目的是要保证员工培养质量满足从事相应职业的要求。

1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产出(成果)导向的?(*)

产出导向是国际工程教育倡导的一种先进理念,也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正是按照这一理念来设计和制定的。

产出导向强调工程教育认证应关注教育产出(员工学到什么),而非教育输入(教师教了什么)。要求专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采用匹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配置足够的软硬件资源,并要求每个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对员工是否达成毕业要求进行合理考核,最终还要评价课程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持续改进。

15.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如何体现持续改进的?(*)

工程教育认证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专业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认证标准同样是贯穿了质量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认证标准要求专业必须有明确可行的改进机制和措施,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收集信息用于下一步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这是一种质量持续不断提高的循环式上升过程。标准的七项指标均贯穿了持续改进的理念,标准要求专业应该具有的各种机制、制度和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执行、跟踪、评价与改进上。

 

上一条:申博sunbet2023—2024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结果公示
下一条:申博sunbet装修及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示

关闭